目录
博士论坛
信息供需视角下的美国信息疫情传播陈金;4-6+9
观者亦作者:VR纪录片《我生命中的60秒》的叙事创新逄蕊;孙学虎;7-9
学术园地
“复调”的协奏——B站经典电影的二次传播现象研究蔡建珺;10-13
深入推进“走转改”——《新乡日报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王珊;闫心池;高红阳;14-16+19
人工智能介入数字出版的风险周鸿;孙一飞;17-19
论综艺节目泛娱乐化现象及对策研究欧阳琪敏;20-22
互联网亚文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传播——以《那年那兔那些事儿》为例岳山;张彦;23-24
“天天快报”算法新闻优化对策研究段鑫玥;张晓丹;25-26
浅谈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——基于西藏民族大学的调查视角李娜;27-28
比较视阈下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时空偏向变迁分析谢海盟;29-30
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熊萌之;42-43
声屏视野
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何突围张元;31-32+35
网络综艺节目创新特色及对策研究——以《令人心动的offer》第二季为例肖丽嘉;80-81
从网络直播看广播电视主持人未来发展王茉源;82-83
新媒体视域下主持人语言的适应与调整孙新博;84-85
电影《八佰》中的人物群像解读王钰杰;鲁小艳;86-87
探索新闻重大主题报道创新路径李志华;88-89
电视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何“到位”朱心卉;90-91
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拓展途径徐亚军;92-93
互联网时代主持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建议陈玥;94-95
如何做好新闻人物的电视专题报道范颖;96-97
导演对文艺晚会整体风格的把握张晓堂;98-99
网络时代纪录片传播力探讨牛昌庆;100-101
编辑出版
服务读者视域下晋绥边区报刊出版情况及经验孙宇欣;33-35
关于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讨涂俊;36-37
传媒观察
移动直播时代电视美食节目的突围分析张菁;38-39
媒体融合时代为纸质传媒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李会;40-41
新媒新论
社交APP中的个体用户行为分析——以微信朋友圈为例马家豪;44-45
电视新闻节目转场短视频遇到的挑战与优势于金超;46-47
媒体融合
电视与电商融合发展之路径探析熊希颖;48-49
媒介融合形态与趋势分析赵宁;50-51
手绘形式在融媒体中的应用于锟;52-53
试析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宁雅秋;54-55
业界探讨
新闻报道如何扎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葛先涛;56-57
日本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与作用——以3·11东日本大地震为例沈煜佳;58-59
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与编辑工作张卫东;60-61
试论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机遇与挑战徐靖;62-63
浅谈新时代民生新闻的重要性张青松;64-65
工匠精神在融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姜卉;66-67
新闻编辑记者策划意识培养探讨李芳菲;68-69
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文晖;70-71
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探索张萍;72-73
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提升传播影响力解维建;74-75
全媒体时代编辑所需品质及提升策略徐荣存;76-77
试论文摘类报纸在新媒体时代的困境及突破路径——以《文萃报》为例周明;78-79
应用研究
新冠病毒公共卫生事件在大学生中的舆情传播调查研究赵美玥;吴玲玲;孟雯;102-104
视觉传播时代报纸版面设计中图文关系论述闫晓萌;105-106
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信息传达视觉化梁辰田;107-108
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徐鑫;刘鑫;杨银念;109-110
试论基于新媒体语境下实现电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策略董敬;111-112
法律传播的传播效果提升策略初探刘学民;113-114
5G时代背景下有线电视传输的探索王晶;115-116
融媒体时代广播电台记者如何创新讲好新闻故事张月辉;117-118
论新闻媒体语言“噱头”的底线思维郑世敏;119-120
黑龙江省新闻战线第八届“好记者讲好故事”演讲赛优秀选手风采(二)2
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邱军、孙丽美同志“时代楷模”称号的决定1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