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博士论坛
台湾地区农村小区传媒与产业发展的探索——以古坑咖啡产业为例李季芳;苏诗岚;4-6
基于人际传播视角的健康谣言的受众效果分析许图;刘丹;7-9
《民立报》登载的韩国新闻研究金成鹤;10-12
“经济邪教”:试论非法传销的组织文化传播吕强龙;13-15+19
学术园地
媒介技术视域下H5超媒体技术应用问题与发展前景朱哲璇;16-19
浅析K-pop偶像与粉丝互动中的情感劳动弓亚男;20-21+24
浅析《上新了·故宫》节目制作及叙事模式的创新孙昊;刘红;22-24
Vlog的受众心理探析和优化策略尹雨苗;张绍兴;25-26+29
移动互联网时代调查性报道现状:困境与出路杨璐;27-29
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之路——评《绽放的力量》孙晓雪;30-31
疫情过后的电视媒体如何保持热度温迪;32-33
延安时期穆青的新闻传播实践与贡献甄东霞;34-35
网络社交语境下虚拟人格的身份建构与认同曲红珊;36-37
媒体融合环境下全媒体新闻报道的思路唐颖;38-39
记者应该先救人还是先报道——基于义务论的新闻伦理推导模式王玉婷;40-41
传统纸媒与5G的融合发展策略研究李江萍;42-43
《黑镜·急转直下》中的媒介异化现象浅析舒琳;44-45
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“小媒介”传播特征与优势分析庄妍;46-47+51
新闻教育
项目驱动教学法在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》课程中的应用刘凤芹;48-51
如何让冷的历史热起来—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史课程改革探析王静;52-54
传播学教学中的“过程性考核”探索与实践马廷魁;向纪源;55-56
传媒观察
电视教育节目传播机制的革新——以湖南卫视《一年级·大学季》为例王忠敏;57-58
媒体融合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思路探索郜琳琳;59-60
新媒新论
基于短视频商业模式的出版业务创新胡楚程;61-63
美食类短视频的重庆城市形象传播研究——以“抖音”短视频为例任洁;64-65
融媒时代纸媒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策略王彦;66-67
媒体融合
地方广电媒体时政新闻的融合创新孙玉成;刘文振;68-70
对新时期地级媒体融合发展的研究朱景荣;71-72
全媒体视域下地市报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杨青洲;73-74
报纸研究
《人民日报》对于冰球运动在“冬奥年”的报道特点分析杨卓棋;75-76
对地方党报提高舆论监督能力的思考刘飞;77-78
编辑出版
图书出版中地图插图的审读和处置研究
许士杰;79-81
数字时代需要怎样的出版人才邹滢;82-83
浅析数字出版发展对图书出版编辑的影响朱霞;84-85
国内拉丁美洲文学译介出版调研杨晓明;86-87
业界探讨
浅谈高校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养成赵秀波;88-89
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和定位思考郝丁瑶;90-91
新媒体新闻传播长尾效应的作用及应对策略陈晓曦;92-93
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分析张建;94-95
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常龙;96-97
声屏视野
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导演策划意识的思考张进;98-99
新形势下广播新闻音响的采录与应用探析赵军伟;100-101
短视频社交环境下新闻主持人的主体性建构万恒琳;102-103
电影《劳工之爱情》与《Never Weaken》的对比分析宋宜霖;104-105
基于融媒体背景的影视传播价值链转变研究彭雯清;106-107
浅析新闻播音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李昕;108-109
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作用的发挥韩淑艳;110-111
应用研究
健康传播视域下的产后抑郁关照与反思董霁萱;112-115+117
社交媒体时代的城市品牌塑造蔡韬;116-117
新媒体时代人民主体理念传播策略的优化贾蕾蕾;118-120
新春走基层:为龙江美好生活喝彩2
感动中国 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121